GB 19083-2010用防护技术要求检测要求
《GB 19083-2010用防护技术要求》标准是由中华人民共和质量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标准化管理会共同发布的,在2011年8月1日正式实施,并且旧标准《GB 19083-2003》同时作废。
新的用防护面罩标准涉及到哪些项目呢?按照哪个项目来进行检测,才能算得上符合标准呢?下面们来看看《GB 19083-2010用防护技术要求》的检测要求:
1、 基本要求:
应覆盖佩戴者的口鼻处,应有良好的面部密合性,表面不得有破洞、污渍,不应有呼阀。
2、 鼻夹:
1) 上应配有鼻夹。
2) 鼻夹应具有可调节性。
3、 带:
1) 带应调节方便。
2) 应有足够强度固置。每根带与体连接点的断裂应不小于10N。
4、 过滤效率:
在气体流量伟85L/min情况下,对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应符合下表要求。
过滤效率等级
等级 |
过滤效率(%) |
1级 |
≥95 |
2级 |
≥99 |
3级 |
≥99.97 |
5、 气流阻力:
在气流流量为85L/min情况下,的气阻力不得超过343.2Pa(35mm H2O)。
6、 合成液穿透:
将2ml合成液以10.7kPa(80mmHg)压力喷向外侧面后,内侧面不应出现渗透。
7、 表面抗湿性:
外表面沾水登记应不低于GB/T 4745-1997中3级的规定。
8、 微生物指标:
1) 应符合GB 15979-2002中微生物指标的要求,具体见下表。
微生物指标
细菌菌落总数CFU/g |
大肠菌群 |
绿脓杆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溶性链球菌 |
真菌菌落总数CFU/g |
≤100 |
不得检出 |
不得检出 |
不得检出 |
不得检出 |
≤100 |
2) 包装标志上有或无菌字样的应无菌。
9、 残留量:
经的,其残留量应不超过10ug/g。
10、 阻燃性能:
所用材料不应具有易燃性,续燃时间不超过5s。
11、 皮肤激性:
材料原发性激记分应不超过1。
12、 密合性:
设计应提供良好密合性,总适合因数应不低于100。
GB 19083-2010用防护技术要求检测要求
《GB 19083-2010用防护技术要求》标准是由中华人民共和质量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标准化管理会共同发布的,在2011年8月1日正式实施,并且旧标准《GB 19083-2003》同时作废。
新的用防护面罩标准涉及到哪些项目呢?按照哪个项目来进行检测,才能算得上符合标准呢?下面们来看看《GB 19083-2010用防护技术要求》的检测要求:
1、 基本要求:
应覆盖佩戴者的口鼻处,应有良好的面部密合性,表面不得有破洞、污渍,不应有呼阀。
2、 鼻夹:
1) 上应配有鼻夹。
2) 鼻夹应具有可调节性。
3、 带:
1) 带应调节方便。
2) 应有足够强度固置。每根带与体连接点的断裂应不小于10N。
4、 过滤效率:
在气体流量伟85L/min情况下,对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应符合下表要求。
过滤效率等级
等级 |
过滤效率(%) |
1级 |
≥95 |
2级 |
≥99 |
3级 |
≥99.97 |
5、 气流阻力:
在气流流量为85L/min情况下,的气阻力不得超过343.2Pa(35mm H2O)。
6、 合成液穿透:
将2ml合成液以10.7kPa(80mmHg)压力喷向外侧面后,内侧面不应出现渗透。
7、 表面抗湿性:
外表面沾水登记应不低于GB/T 4745-1997中3级的规定。
8、 微生物指标:
1) 应符合GB 15979-2002中微生物指标的要求,具体见下表。
微生物指标
细菌菌落总数CFU/g |
大肠菌群 |
绿脓杆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溶性链球菌 |
真菌菌落总数CFU/g |
≤100 |
不得检出 |
不得检出 |
不得检出 |
不得检出 |
≤100 |
2) 包装标志上有或无菌字样的应无菌。
9、 残留量:
经的,其残留量应不超过10ug/g。
10、 阻燃性能:
所用材料不应具有易燃性,续燃时间不超过5s。
11、 皮肤激性:
材料原发性激记分应不超过1。
12、 密合性:
设计应提供良好密合性,总适合因数应不低于100。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